臺北市政府於2025年隆重舉行了「臺北市表揚運動有功人員與團體」典禮,這不僅是一場榮耀的頒獎盛會,更是對所有為臺灣體壇默默耕耘、奮力拚搏的運動員、教練、團體與推手們的最高肯定。從奧運殿堂到全中運賽場,這些獲獎者以卓越的實力與堅定的推廣能量,共同描繪出臺北這座城市運動蓬勃發展的璀璨畫卷。究竟是哪些體壇巨星與幕後推手脫穎而出?他們又如何在國際舞台上為臺灣爭光?本篇報導將深入解析,帶您一探究竟。
閃耀國際!12位傑出運動選手展現臺灣運動軟實力
在「傑出運動選手獎」的激烈競爭中,共12位運動員憑藉其在各項國際賽事中的卓越表現脫穎而出。其中,羽球選手柏禮維和張淨惠在2022成都世大運混團中共同摘金,展現了臺灣羽球的頂尖實力。柏禮維更在2024澳洲挑戰賽中勇奪男雙金牌,持續稱霸羽壇。
跆拳道品勢選手吳庭瑜和吳宇軒則在世界級賽事中屢創佳績,吳庭瑜奪得韓國春川國際公開賽金牌與世界品勢錦標賽U30雙人組金牌,吳宇軒也榮獲亞洲青少年錦標賽和世界品勢錦標賽團體組金牌,為臺灣跆拳道寫下輝煌篇章。
此外,田徑短跑好手葛吳諺明在成都世大運200公尺項目中名列第六,並在全運會與原運會中勇奪多項金牌。拳擊選手甘家葳在2022杭州亞運中奪得銀牌,更在2024巴黎奧運中挺進16強,展現了臺灣拳擊的堅韌與爆發力。其他獲獎選手如跆拳道品勢張以諠、競技體操鄭丞佑、田徑標槍朱品薰、輕艇劉慧琪、滑水陳禹璇和擊劍陳秉濬,也都在各自領域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共同證明了臺灣運動員在國際舞台上不可小覷的實力。
幕後英雄現身!8位優秀運動教練引領選手走向國際巔峰
運動員的成功,離不開教練們的辛勤付出與專業指導。在「優秀運動教練獎」中,8位傑出教練獲得殊榮。跆拳道教練李晟綱不僅培育出多位在韓國公開賽與世錦賽奪金的選手,更榮獲最佳教練的肯定。籃球教練許秀勉擔任U16、U17女籃總教練,帶領團隊屢次在全國與亞洲賽事中奪冠,為臺灣籃球培養了無數新秀。
羽球教練劉筱柔指導國女團連續四年稱霸,並在亞洲與國內賽事中累計獲得數十面獎牌。擊劍教練丁泓剴則在亞洲與世界青年賽中率團三連霸,並培育出多位個人金牌選手。這些教練們不僅傳授運動技能,更是選手們的心靈導師,他們的努力是臺灣體育持續進步的關鍵力量。
團結力量大!績優體育團體與個人推動臺灣運動蓬勃發展
除了個人成就,團體的力量在推動運動發展上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績優體育團體及個人獎」的獲獎者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臺北市桌球協會因培育出林昀儒與鄭怡靜兩位世界級選手,並在奧運與世界賽中屢創佳績而獲得表揚,再次證明臺灣桌球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正義射擊協會則因選手李孟遠在亞錦賽與奧運中取得獎牌而獲獎。元極舞協會在全民運動會中勇奪5金,並成功承辦世界觀摩活動,展現了推廣全民運動的卓越成效。個人獎項方面,何宜芬在龍舟運動的推廣上不遺餘力,不僅率隊參與多場國際龍舟賽,更積極推動在地龍舟賽事,讓更多人感受龍舟運動的魅力。
點燃希望!運動推手與性別平等倡議者的無私奉獻
運動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與投入。「運動推手獎」的獲獎者涵蓋了法人單位與個人,他們透過實際行動為運動領域注入了強大動能。其中,中山運動中心、中華電信、艾力士實業、峻群國際、采動科技、佳格食品、有力體育有限公司等7個法人單位,皆在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中提供了實質贊助或持續性推廣,為這場國際盛會的成功舉辦貢獻了重要力量。個人推手黃堃誠(永春高中)和陳允懋(前瑞銀總經理)則長年致力於選手移訓與資源投入,默默支持著年輕選手的成長。
在推動運動性別平等的道路上,也有許多值得表揚的先行者。臺北市龍舟協會透過新增女子組比賽並組訓50歲以上女子隊,積極推動性別參與平等。祁家威(亞洲同志運動聯盟)則率隊參與同志運動會並奪得獎牌,不僅提升了臺灣的國際能見度,也為性別多元的運動環境樹立了榜樣。
世代傳承的智慧!終身成就獎肯定體育推廣的畢生奉獻
「終身成就獎」是對那些將畢生奉獻給體育事業的典範人物的最高敬意。林慶明推廣舞獅技藝逾40年,培育無數團隊參賽奪獎,並撰編舞獅教材,讓這項傳統文化得以薪火相傳。張清泉作為我國首位ITF三級網球裁判,歷任國際運動會領隊與體育推廣顧問,長年深耕身障與基層運動,為臺灣體育界樹立了不朽的豐碑。
臺北市體育局表示,透過公開表揚與資源肯定,期待能促進更多社會力量投入運動發展,共同打造運動全民化、國際化的城市樣貌。這份榮耀的名單不僅是對獲獎者的肯定,更是臺北市民運動生活化的最佳見證,同時也鼓勵著更多人加入運動的行列,讓臺北成為一座更健康、更有活力的運動之都。
傑出運動選手獎
共12位選手獲獎,表現橫跨奧運、世大運、亞運、全中運與國際賽事
柏禮維(羽球):2022成都世大運混團金牌、男雙銅牌,2024澳洲挑戰賽男雙金牌、混雙銅牌。
張淨惠(羽球):世大運混團金牌、2022杭州亞運女團第五、112全運會女雙與混雙金牌。
吳庭瑜(跆拳道品勢):韓國春川國際公開賽金牌、世界品勢錦標賽U30雙人組金牌。
吳宇軒(跆拳道品勢):亞洲青少年錦標賽、世界品勢錦標賽團體組皆奪金。
葛吳諺明(田徑短跑):成都世大運200公尺第六名,112全運會400公尺金牌,114原運會三項金牌。
張以諠(跆拳道品勢):2024世界中學運動會雙金、世錦賽女子團體銅牌。
甘家葳(拳擊):2022杭州亞運銀牌、2024巴黎奧運16強、2025泰國公開賽銅牌。
鄭丞佑(競技體操):113與114年全中運地板、跳馬雙金,並於全國錦標賽奪冠。
朱品薰(田徑標槍):U15世運會、亞洲U20、世界U20賽事標槍金銀牌。
劉慧琪(輕艇):亞錦賽水球冠軍、全國運動會輕艇多面獎牌。
陳禹璇(滑水):IWWF世界快艇衝浪賽青少女組銀牌,亞洲系列賽多金牌。
陳秉濬(擊劍):全中運個人與團體冠軍、世界青年擊劍團體賽與亞洲巡迴賽冠軍。
優秀運動教練獎
8位教練致力於選手培訓與長期指導,帶領選手登上國際舞台
李晟綱(跆拳道):多名選手於韓國公開賽與世錦賽奪金,獲選最佳教練。
許秀勉(籃球):U16、U17女籃總教練,帶領團隊屢奪全國與亞洲冠軍。
羅志峰(跆拳道):2023、2025亞洲青少年錦標賽與世錦賽國家隊教練。
郭允馨(體操):擔任世界與亞洲U15代表隊教練,全中運與大專運動會奪多金。
劉筱柔(羽球):指導國女團四連霸,亞洲與國內賽事累計十多面獎牌。
丁泓剴(擊劍):亞洲與世界青年賽教練,率團三連霸並培育個人金牌。
李瑋珊(滑水):指導陳禹璇選手,協助其取得世界錦標賽銀牌。
李昆懿(跆拳道):率領臺北選手與國家隊於多項賽事獲獎,並有選手入選世大運與亞運代表隊。
績優體育團體及個人獎
臺北市桌球協會:培育林昀儒與鄭怡靜,於奧運、世界賽屢創佳績。
正義射擊協會:選手李孟遠取得亞錦賽與奧運獎牌。
元極舞協會:全民運動會獲5金、承辦世界觀摩活動。
何宜芬(龍舟):率隊參加多場國際龍舟賽並推動在地龍舟賽事。
運動推手獎
法人單位共7個、個人2位獲獎
法人類:中山運動中心、中華電信、艾力士實業、峻群國際、采動科技、佳格食品、有力體育有限公司。皆為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提供實質贊助或持續性推廣。
個人類:黃堃誠(永春高中)、陳允懋(前瑞銀總經理),長年推動選手移訓與資源投入。
推動運動性別平等獎
臺北市龍舟協會:新增女子組比賽、組訓50+女子隊,推動性別參與平等。
祁家威(亞洲同志運動聯盟):率隊參與同志運動會奪牌,提升臺灣能見度。
終身成就獎
林慶明:推廣舞獅技藝逾40年,培育無數團隊參賽奪獎,並撰編舞獅教材。
張清泉:我國首位ITF三級網球裁判,歷任國際運動會領隊與體育推廣顧問,長年深耕身障與基層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