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牛排愛好者在品嚐三分熟時,總會遇上一個令人猶豫的瞬間──當刀子劃開牛排,流出的紅色汁液常讓人誤以為是血水,瞬間食慾全失。但實際上,這並不是血,而是一種對人體無害、甚至與營養有關的蛋白質,它的學名叫作「肌紅蛋白」。
肌紅蛋白,又稱肌紅素,是牛肉中存在的一種蛋白質,與我們熟知的血紅素非常相似。兩者都扮演著運輸氧氣的角色,同時也正是它們的存在,讓牛肉呈現出迷人的紅色光澤。這種蛋白質大量存在於肌肉組織中,尤其在牛、羊、豬等被歸類為紅肉的動物身上更為豐富。
你是否曾發現,隨著牛排的熟度增加,盤中那抹紅色也越來越少?這其實是因為肌紅蛋白對溫度相當敏感。當牛排經過高溫加熱,肌紅蛋白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改變顏色,從原本的深紅轉為粉紅甚至近乎無色,這也正是為何五分、七分甚至全熟牛排會逐漸失去那層迷人紅潤的原因。
肉品被區分為紅肉或白肉,也和肌紅蛋白的含量息息相關。像是牛肉、羊肉、豬肉,由於含有較高的肌紅素,因此色澤偏紅,理所當然被稱為紅肉;而雞肉與魚肉則因含量較低,顏色相對潔白,自然就歸類為白肉。
下次在享用三分熟牛排時,不妨更從容地欣賞那從肉中流出的紅色液體。那不是血,而是肌紅蛋白的證明,象徵著肉品的新鮮與品質,也是一場美味與營養兼具的饗宴。透過了解肉品背後的科學,不只能讓人吃得更安心,也更懂得欣賞不同熟度所帶來的味覺層次。
追蹤 Kirakacha 去啦!官方LINE@ https://lin.ee/nRFduep

追蹤 Kirakacha 去啦!官方粉絲團 facebook.com/KiraKacha.GO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你覺得這一篇報導是否對你有幫助,五顆星為十分有幫助
(給編輯一點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