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侵襲性攝護腺癌,揭開男性健康的隱形危機

更新日期:2025/05/20  文字編輯:Money  圖片來源:ChatGPT
25
網友評分 (共2人參與)

美國前總統拜登於2025年被診斷罹患侵襲性攝護腺癌,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屬第四期癌症。這一消息震驚國際,同時也讓攝護腺癌這一男性常見疾病重新受到關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攝護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癌症,台灣每年新增約5000例,死亡率更逐年攀升。拜登的病例因其高風險特性,凸顯了篩檢與早期介入的重要性。
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侵襲性攝護腺癌,揭開男性健康的隱形危機


什麼是侵襲性攝護腺癌?了解格利森評分

拜登的病理報告顯示其格利森評分達9分,屬高風險等級。格利森評分是評估攝護腺癌惡性程度的重要指標,分數越高代表癌細胞異常與擴散風險越大。侵襲性攝護腺癌因其快速擴散特性,常在診斷時已進入晚期。專家指出,即便癌細胞轉移至骨骼,透過荷爾蒙療法、化療與新型靶向藥物,仍可有效控制病情,延長患者壽命。


攝護腺癌症狀難察,錯過黃金治療期

攝護腺癌的隱匿性是其致命原因之一。早期患者多無明顯症狀,直到出現頻尿、解尿困難、血尿或骨痛等問題時,往往已進入中晚期。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指出,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與癌症相似,易導致誤判。透過肛門指診、PSA血液檢測與經直腸超音波檢查,能有效鑑別並發現早期病變,顯著提高治癒率。


治療新進展,晚期患者仍有希望

即便如拜登的第四期攝護腺癌,現代醫療技術仍提供多樣化治療選項。荷爾蒙療法能抑制癌細胞生長,新型化療藥物則提升療效,部分患者甚至能存活超過十年。根據美國杜克大學研究,結合放射性核種藥物與個人化治療方案,可讓晚期患者維持日常生活功能。台灣近年也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提升早期患者的治療精準度。


誰是高風險族群?生活習慣影響大

攝護腺癌風險因子包括年齡、家族史與基因變異。50歲以上男性、具直系親屬罹癌史或帶有HPC1基因變異者,發病機率顯著提高。此外,高脂飲食、慢性攝護腺炎與特定性病史也與癌症風險相關。有趣的是,研究顯示規律排精可能降低年輕男性的發病風險。專家建議,調整飲食、減少紅肉攝入並增加蔬果,能有效降低罹癌機率。


篩檢是關鍵,40歲起不能忽視

預防攝護腺癌的第一步是定期篩檢。台灣泌尿專科醫師建議,具家族史者應從40歲開始每年進行PSA檢測與肛門指診,無家族史者則從50歲起檢查。PSA值異常可能是早期警訊,結合影像學檢查能精準診斷。早期發現的侷限性攝護腺癌治癒率高達九成,遠勝晚期患者的治療難度。


從拜登案例看男性健康新思維

拜登的病情不僅是個人健康挑戰,更為全球男性敲響警鐘。攝護腺癌不再是無聲殺手,透過主動篩檢、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每位男性都能降低風險。即便確診,現代醫療讓患者有機會在疾病中找到平衡,活出有尊嚴的生活。從認識疾病到採取行動,男性健康需要每個人的正視與努力。
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侵襲性攝護腺癌,揭開男性健康的隱形危機
 

追蹤 Kirakacha 去啦!官方LINE@ https://lin.ee/nRFduep
追蹤 Kirakacha 去啦!官方LINE@

 

追蹤 Kirakacha 去啦!官方粉絲團 facebook.com/KiraKacha.GO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你覺得這一篇報導是否對你有幫助,五顆星為十分有幫助
(給編輯一點鼓勵)
你可能也會喜歡
52
網友評分 (共3人參與)

天氣變化引發身體痛?5個秘訣提升健康生活品質


每當季節更迭或陰雨連綿,身體總像個敏銳的氣象站,頭痛、關節痠痛、疲倦感接踵而至,彷彿在提醒你天氣即將轉變。這些不適不僅干擾日常作息,還可能讓你心情低落。科學研究顯示,簡單的生活習慣調整就能有效緩解「天氣痛」,幫助你找回舒適與活力。這篇報導深入探討天氣痛的成因,並提供實用建議,讓你在天氣變化時也能保持最佳狀態。什麼是天氣痛?「天氣痛」是由日本醫學博士佐藤純提出的概念,專指因氣壓、溫度、濕度變化引發的
網友評分 (共3人參與)
52
2025/05/18 | 編輯 Money
120
網友評分 (共7人參與)

益生菌怎麼選?益生菌的驚人功效與正確吃法


你是否曾經因為腸道不適、免疫力下降或情緒低落而困擾?這些問題可能都指向一個關鍵:你的腸道健康。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它不僅影響消化,還與免疫系統、心理健康息息相關。一項研究顯示,超過70%的人口正面臨腸道菌群失衡的問題,而這可能正是你健康拼圖中缺少的那一塊。這篇報導將帶你深入了解益生菌如何成為健康生活的關鍵,揭開科學背後的真相,讓你學會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並透過簡單的日常
網友評分 (共7人參與)
120
2025/05/17 | 編輯 Money
100
網友評分 (共6人參與)

別等肺癌晚期後悔!免費篩檢搶救90%存活率,LDCT揭肺癌隱藏危機


你是否曾經因為健康問題而感到無力?或許你身邊有人正在與疾病抗爭,卻因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遺憾。肺癌,這個全球及臺灣癌症死因的「頭號殺手」,每年奪走無數生命。然而,現在有一項改變命運的機會正向你招手:透過簡單的檢查,你可能在疾病悄然來襲前,搶先一步保護自己與家人。這篇報導將帶你深入了解一項正在改變無數人生命的健康行動,揭開提升存活率的秘密,讓你不自覺地想一探究竟,繼續閱讀下去。肺癌威脅無處不在:為何
網友評分 (共6人參與)
100
2025/05/14 | 編輯 Money
130
網友評分 (共8人參與)

食道癌9成男性受害!專家揭6大防癌生活秘訣


你是否知道,食道癌正悄悄威脅著無數人的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台灣每年有近3,000人新診斷食道癌,其中男性占9成,菸、酒、檳榔更是推手。這不僅是數字,而是攸關生命的警訊!本篇報導將帶你深入了解食道癌的風險因子、預防秘訣與早期警訊,幫助你和家人遠離這致命威脅。從飲食到生活習慣,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行動,守護健康人生。食道癌為何偏愛男性?數據揭露真相國民健康署11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食道癌新發
網友評分 (共8人參與)
130
2025/05/11 | 編輯 Money
115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更年期保健四字訣公開!熟齡女性預防三高這樣做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身體與心理都會面臨不少轉變,尤其在熟齡階段,更容易受到三高風險影響。根據國民健康署指出,45至64歲的女性,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的盛行率顯著高於年輕族群,提醒所有熟齡女性應重視日常保健與健康監測。為協助女性度過更年期、預防三高問題,國民健康署推動「心、動、舒、食」四字訣,從情緒、運動、飲食到壓力調節提供實用建議,成為熟齡女性健康生活的指南。更年期女性常因荷爾蒙變化導致身體代謝改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115
2025/05/09 | 編輯 Money
132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你今天喝夠水了嗎?75公斤男生、55公斤女生一天該喝幾瓶水?專家教你正確補水量


天氣一熱就容易覺得疲倦、沒精神嗎?別懷疑,問題可能出在「你喝太少水」!根據營養學與公共健康專家的建議,成年人每日應依據自身體重來補充足夠的水分,而不是套用「八杯水」這種已過時的通用口號。實際上,人體每日所需的水分量與「體重」密切相關。醫學營養公式指出,成人每日應補充的水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乘以30到40毫升的水。換句話說,一位75公斤的男生,每天需要約 2250至3000ml 的水,而一位55公斤的女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132
2025/05/08 | 編輯 Money
170
網友評分 (共12人參與)

葉酸食物大公開!每日攝取量與健康益處一次懂


葉酸,學名維生素B9,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維生素。它在紅血球生成、胎兒發育及生理機能調節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或儲存葉酸,必須透過日常飲食攝取。尤其對孕婦而言,葉酸更是確保胎兒健康發育的必需營養素。本文將深入探討葉酸的功效、每日建議攝取量,以及常見的天然食物來源,幫助你輕鬆補充這一健康基石,打造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葉酸的健康益處:不僅限於孕婦葉酸對人體的貢獻遠超乎想像。它促進紅血
網友評分 (共12人參與)
170
2025/05/06 | 編輯 Money
152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紅心芭樂完勝檸檬!維生素C這樣補才有效


提到維生素C,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檸檬?其實,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僅約34mg(每100公克),遠遠不如紅心芭樂的驚人含量——超過檸檬的6倍!維生素C不僅是美白聖品,還能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增強免疫力,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本篇報導將依據專業知識與最新趨勢,帶你深入了解如何聰明補充維生素C,讓你輕鬆擁有亮麗肌膚與強健體魄。紅心芭樂:維生素C的超級英雄別再迷信檸檬!根據營養學研究,紅心芭樂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152
2025/05/05 | 編輯 Money
175
網友評分 (共12人參與)

健康長壽五大關鍵!從腸道到運動,解鎖不老體質


隨著醫療科技的飛速發展,全球平均壽命已突破80歲,但活得長是否意味著活得好?老年醫學專家指出,單純延長壽命並不等於健康晚年。慢性疾病、行動不便與認知衰退正成為高齡者的挑戰。因此,「健康餘命」即無病無痛、活力充沛的生命時光, 成為當代長壽的新目標。本篇報導結合全球長壽地區的智慧、最新科學研究與實用建議,揭示打造「不老體質」的五大關鍵,助您實現健康與快樂兼得的百歲人生。長壽村的健康密碼:從生活方式中尋
網友評分 (共12人參與)
175
2025/05/03 | 編輯 Money
155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鉀的驚人好處!不只排水腫,還能穩血壓護心臟


鉀,這一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正逐漸成為健康生活的焦點。它不僅能幫助消除水腫,還能維持電解質平衡、穩定血壓,甚至促進神經與肌肉的正常運作。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鉀攝取不足可能引發肌肉無力、心跳不規則等問題,而腎臟病患者更需謹慎控制攝取量。本篇報導將深入探討鉀的多元功用,並提供實用建議,助您打造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鉀的核心功能:電解質平衡的守護者鉀在人體中扮演著電解質平衡的關鍵角色。它與鈉共同調節細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155
2025/04/30 | 編輯 Money
172
網友評分 (共11人參與)

維生素D缺乏警訊!日曬與飲食補充攻略一次看


維生素D被譽為身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之一,近年來在醫學研究與營養領域中備受關注。由於維生素D主要透過日曬自然合成,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其攝取重要性,尤其怕曬黑的人更常因為避免日曬而導致維生素D不足。為了彌補這個問題,透過日常飲食補充維生素D成為最佳替代方式,不僅簡單可行,也能有效維護身體機能。談到維生素D功效,不得不提它在促進鈣質吸收與強化骨骼健康方面的關鍵角色。維生素D能幫助鈣質順利進入骨骼
網友評分 (共11人參與)
172
2025/04/29 | 編輯 Money
152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傳統市場買豆不迷路!傳統市場買豆指南與料理推薦


走進傳統市場,琳瑯滿目的菜豆種類總是讓人眼花撩亂,從四季豆到皇帝豆,每一種都有獨特的風味與口感。認識不同菜豆種類不僅能讓料理變得更加美味,也能提升對食材的專業理解,因此「傳統市場買豆指南」成為現代消費者不可或缺的生活小知識。以四季豆為例,這種常見的菜豆種類外型細長,顏色鮮綠有光澤,輕輕一折即可感受到清脆感。四季豆不僅適合清炒,也常被用來涼拌或做成開胃小菜,特別受到注重口感的人喜愛。了解四季豆的特徵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152
2025/04/28 | 編輯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