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食物過敏!衛福部新制11項過敏原標示助你安心飲食

更新日期:2025/05/21  文字編輯:Money  圖片來源:ChatGPT、e窩瘋
27
網友評分 (共2人參與)

你是否曾在用餐後感到皮膚發癢、腹瀉,甚至呼吸困難?這些可能是食物過敏的警訊。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告,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已更新,新增至11項常見過敏原,幫助消費者清楚辨識潛在風險。隨著飲食安全意識提升,這項政策不僅保障健康,也讓你更輕鬆選擇適合的食品。本文將深入解析食物過敏的影響、新規定的內容,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預防過敏反應。
小心食物過敏!衛福部新制11項過敏原標示助你安心飲食
 

什麼是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特定食物成分產生異常反應,可能引發輕微的不適,如皮膚紅腫、發癢或腸胃不適;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根據研究,全球約有6%至8%的人口受到食物過敏影響,台灣也不例外。常見過敏原包括花生、牛奶、甲殼類等,這些食物可能隱藏在日常飲食中,讓人防不勝防。


衛福部新規定:11項過敏原全面標示

為提升食品安全,衛福部更新食品過敏原標示規範,要求業者在包裝上清楚標示11項常見過敏原,包括甲殼類、芒果、花生、牛奶、蛋、堅果、芝麻、含麩質穀物、大豆、魚類,以及含高濃度亞硫酸鹽的製品。這些規定涵蓋了日常飲食中常見的風險成分,例如蝦蟹、奶製品及麵包類製品,讓消費者能快速辨識潛在危險。
小心食物過敏!衛福部新制11項過敏原標示助你安心飲食


為什麼標示如此重要?

明確的過敏原標示能幫助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做出明智選擇。對過敏患者而言,誤食過敏原可能引發嚴重後果,而新規定要求業者在包裝上詳細列出成分,大幅降低誤食風險。此外,標示規範也提升了食品業者的責任感,促使他們在生產過程中更加注重過敏原管理,確保產品安全。


如何在生活中避免食物過敏?

如果你已知自己的過敏原,日常飲食應特別注意。例如,檢查食品包裝上的標示、避免食用來路不明的加工食品,並在餐廳用餐時主動詢問食材內容。對於不確定是否過敏的人,建議進行過敏原檢測,以了解自身狀況。此外,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或尋求醫療建議,也能有效降低風險。


從經驗中學習:過敏患者的真實故事

來自台北的陳小姐分享,她因誤食含有花生的點心而引發嚴重過敏,幸好及時就醫才脫險。「現在我每次買東西都會仔細看標示,尤其是新規定上路後,感覺更安心。」陳小姐的經驗提醒我們,了解食品標示的重要性,並鼓勵大家養成檢查包裝的習慣,以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未來趨勢:飲食安全的全球共識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全球對食物過敏的關注日益增加。衛福部的新規定與國際接軌,參考了歐盟與美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未來,隨著科技進步,食品標示可能進一步結合數位工具,例如掃描條碼即可顯示過敏原資訊,讓消費者更方便獲取安全飲食資訊。

食物過敏不再是隱形危機。衛福部的新規定為消費者提供了更透明的食品資訊,幫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遠離過敏風險。從檢查標示到養成健康飲食習慣,每個小動作都能為你的健康加分。讓我們一起關注食品標示,打造更安全的飲食生活。

 

 

追蹤 Kirakacha 去啦!官方LINE@ https://lin.ee/nRFduep
追蹤 Kirakacha 去啦!官方LINE@

 

追蹤 Kirakacha 去啦!官方粉絲團 facebook.com/KiraKacha.GO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你覺得這一篇報導是否對你有幫助,五顆星為十分有幫助
(給編輯一點鼓勵)
你可能也會喜歡
82
網友評分 (共5人參與)

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侵襲性攝護腺癌,揭開男性健康的隱形危機


美國前總統拜登於2025年被診斷罹患侵襲性攝護腺癌,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屬第四期癌症。這一消息震驚國際,同時也讓攝護腺癌這一男性常見疾病重新受到關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攝護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癌症,台灣每年新增約5000例,死亡率更逐年攀升。拜登的病例因其高風險特性,凸顯了篩檢與早期介入的重要性。什麼是侵襲性攝護腺癌?了解格利森評分拜登的病理報告顯示其格利森評分達9分,屬高風險等級。格利森評分
網友評分 (共5人參與)
82
2025/05/20 | 編輯 Money
67
網友評分 (共4人參與)

天氣變化引發身體痛?5個秘訣提升健康生活品質


每當季節更迭或陰雨連綿,身體總像個敏銳的氣象站,頭痛、關節痠痛、疲倦感接踵而至,彷彿在提醒你天氣即將轉變。這些不適不僅干擾日常作息,還可能讓你心情低落。科學研究顯示,簡單的生活習慣調整就能有效緩解「天氣痛」,幫助你找回舒適與活力。這篇報導深入探討天氣痛的成因,並提供實用建議,讓你在天氣變化時也能保持最佳狀態。什麼是天氣痛?「天氣痛」是由日本醫學博士佐藤純提出的概念,專指因氣壓、溫度、濕度變化引發的
網友評分 (共4人參與)
67
2025/05/18 | 編輯 Money
137
網友評分 (共8人參與)

益生菌怎麼選?益生菌的驚人功效與正確吃法


你是否曾經因為腸道不適、免疫力下降或情緒低落而困擾?這些問題可能都指向一個關鍵:你的腸道健康。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它不僅影響消化,還與免疫系統、心理健康息息相關。一項研究顯示,超過70%的人口正面臨腸道菌群失衡的問題,而這可能正是你健康拼圖中缺少的那一塊。這篇報導將帶你深入了解益生菌如何成為健康生活的關鍵,揭開科學背後的真相,讓你學會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並透過簡單的日常
網友評分 (共8人參與)
137
2025/05/17 | 編輯 Money
105
網友評分 (共6人參與)

別等肺癌晚期後悔!免費篩檢搶救90%存活率,LDCT揭肺癌隱藏危機


你是否曾經因為健康問題而感到無力?或許你身邊有人正在與疾病抗爭,卻因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遺憾。肺癌,這個全球及臺灣癌症死因的「頭號殺手」,每年奪走無數生命。然而,現在有一項改變命運的機會正向你招手:透過簡單的檢查,你可能在疾病悄然來襲前,搶先一步保護自己與家人。這篇報導將帶你深入了解一項正在改變無數人生命的健康行動,揭開提升存活率的秘密,讓你不自覺地想一探究竟,繼續閱讀下去。肺癌威脅無處不在:為何
網友評分 (共6人參與)
105
2025/05/14 | 編輯 Money
140
網友評分 (共8人參與)

食道癌9成男性受害!專家揭6大防癌生活秘訣


你是否知道,食道癌正悄悄威脅著無數人的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台灣每年有近3,000人新診斷食道癌,其中男性占9成,菸、酒、檳榔更是推手。這不僅是數字,而是攸關生命的警訊!本篇報導將帶你深入了解食道癌的風險因子、預防秘訣與早期警訊,幫助你和家人遠離這致命威脅。從飲食到生活習慣,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行動,守護健康人生。食道癌為何偏愛男性?數據揭露真相國民健康署11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食道癌新發
網友評分 (共8人參與)
140
2025/05/11 | 編輯 Money
122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更年期保健四字訣公開!熟齡女性預防三高這樣做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身體與心理都會面臨不少轉變,尤其在熟齡階段,更容易受到三高風險影響。根據國民健康署指出,45至64歲的女性,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的盛行率顯著高於年輕族群,提醒所有熟齡女性應重視日常保健與健康監測。為協助女性度過更年期、預防三高問題,國民健康署推動「心、動、舒、食」四字訣,從情緒、運動、飲食到壓力調節提供實用建議,成為熟齡女性健康生活的指南。更年期女性常因荷爾蒙變化導致身體代謝改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122
2025/05/09 | 編輯 Money
135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你今天喝夠水了嗎?75公斤男生、55公斤女生一天該喝幾瓶水?專家教你正確補水量


天氣一熱就容易覺得疲倦、沒精神嗎?別懷疑,問題可能出在「你喝太少水」!根據營養學與公共健康專家的建議,成年人每日應依據自身體重來補充足夠的水分,而不是套用「八杯水」這種已過時的通用口號。實際上,人體每日所需的水分量與「體重」密切相關。醫學營養公式指出,成人每日應補充的水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乘以30到40毫升的水。換句話說,一位75公斤的男生,每天需要約 2250至3000ml 的水,而一位55公斤的女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135
2025/05/08 | 編輯 Money
180
網友評分 (共13人參與)

葉酸食物大公開!每日攝取量與健康益處一次懂


葉酸,學名維生素B9,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維生素。它在紅血球生成、胎兒發育及生理機能調節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或儲存葉酸,必須透過日常飲食攝取。尤其對孕婦而言,葉酸更是確保胎兒健康發育的必需營養素。本文將深入探討葉酸的功效、每日建議攝取量,以及常見的天然食物來源,幫助你輕鬆補充這一健康基石,打造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葉酸的健康益處:不僅限於孕婦葉酸對人體的貢獻遠超乎想像。它促進紅血
網友評分 (共13人參與)
180
2025/05/06 | 編輯 Money
155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紅心芭樂完勝檸檬!維生素C這樣補才有效


提到維生素C,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檸檬?其實,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僅約34mg(每100公克),遠遠不如紅心芭樂的驚人含量——超過檸檬的6倍!維生素C不僅是美白聖品,還能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增強免疫力,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本篇報導將依據專業知識與最新趨勢,帶你深入了解如何聰明補充維生素C,讓你輕鬆擁有亮麗肌膚與強健體魄。紅心芭樂:維生素C的超級英雄別再迷信檸檬!根據營養學研究,紅心芭樂
網友評分 (共9人參與)
155
2025/05/05 | 編輯 Money
182
網友評分 (共13人參與)

健康長壽五大關鍵!從腸道到運動,解鎖不老體質


隨著醫療科技的飛速發展,全球平均壽命已突破80歲,但活得長是否意味著活得好?老年醫學專家指出,單純延長壽命並不等於健康晚年。慢性疾病、行動不便與認知衰退正成為高齡者的挑戰。因此,「健康餘命」即無病無痛、活力充沛的生命時光, 成為當代長壽的新目標。本篇報導結合全球長壽地區的智慧、最新科學研究與實用建議,揭示打造「不老體質」的五大關鍵,助您實現健康與快樂兼得的百歲人生。長壽村的健康密碼:從生活方式中尋
網友評分 (共13人參與)
182
2025/05/03 | 編輯 Money
167
網友評分 (共10人參與)

鉀的驚人好處!不只排水腫,還能穩血壓護心臟


鉀,這一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正逐漸成為健康生活的焦點。它不僅能幫助消除水腫,還能維持電解質平衡、穩定血壓,甚至促進神經與肌肉的正常運作。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鉀攝取不足可能引發肌肉無力、心跳不規則等問題,而腎臟病患者更需謹慎控制攝取量。本篇報導將深入探討鉀的多元功用,並提供實用建議,助您打造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鉀的核心功能:電解質平衡的守護者鉀在人體中扮演著電解質平衡的關鍵角色。它與鈉共同調節細
網友評分 (共10人參與)
167
2025/04/30 | 編輯 Money
177
網友評分 (共12人參與)

維生素D缺乏警訊!日曬與飲食補充攻略一次看


維生素D被譽為身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之一,近年來在醫學研究與營養領域中備受關注。由於維生素D主要透過日曬自然合成,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其攝取重要性,尤其怕曬黑的人更常因為避免日曬而導致維生素D不足。為了彌補這個問題,透過日常飲食補充維生素D成為最佳替代方式,不僅簡單可行,也能有效維護身體機能。談到維生素D功效,不得不提它在促進鈣質吸收與強化骨骼健康方面的關鍵角色。維生素D能幫助鈣質順利進入骨骼
網友評分 (共12人參與)
177
2025/04/29 | 編輯 Money